影像壓縮傳輸(Display Stream Compression)簡稱 DSC

關鍵字 :DSC
Display Stream Compression基本介紹與認識

影像壓縮傳輸(Display Stream Compression)簡稱 DSC
是將影像數據壓縮後進行傳輸,達成低頻寬就可輸出高解析度內容
並且經壓縮後畫面表現上視覺無失真、低延遲的技術。DSC 可使用在各個影像介面,包括 DisplayPort、HDMI、MIPI 等等。

在介紹 DP 的 DSC 測項之前,先簡略介紹 DSC 的運作原理。
一個完整的 DSC 系統需要一個編碼器及解碼器。編碼器配置在傳送端,傳輸影像數據前將影像壓縮; 解碼器則配置在接收端,將接收到的影像數據解壓縮、還原並顯示。
由此可知,傳送端及接收端兩者都必須要支援 DSC 方可啟用。

DSC 使用預測編碼以及建立歷程顏色索引來壓縮影像數據

前者概念上就是傳送端先利用周邊的像素資訊預測目標像素資訊,再將預測出來的像素資訊與原本的像素資訊進行運算,得出一個誤差值(error)。
這個誤差值作為數據傳送給接收端後,接收端執行同樣的步驟預測出目標像素並加上這個誤差值使其更接近原本的像素。
如此一來就只需傳送誤差值,減少數據量。歷程顏色索引原文為 Index Color History(ICH),就是將常出現的像素資訊儲存為索引。

傳輸時僅需要索引數據,也不須傳輸大量資料,達成壓縮目的。ICH 適合用在圖形化的畫面或有大面積單一顏色的畫面上。
下面兩張圖分別為傳送端壓縮流程圖及接收端解壓縮流程圖。






住1:作者:GRL;出處:VESA DSC 技術剖析(Display Stream Compression 影像壓縮傳輸) | GraniteRiverLabs Taiwan

★博文內容均由個人提供,與平台無關,如有違法或侵權,請與網站管理員聯繫。

★文明上網,請理性發言。內容一周內被舉報5次,發文人進小黑屋喔~

參考來源

GRL: https://www.graniteriverlabs.com/zh-tw/technical-blog/vesa-display-stream-compression-dsc-test

評論